小货郎 第358节

更新时间:2025-07-12 06:10 作者:Q弹蘑菇汤 阅读量:4
    可纪彬来兴华府之后,他们真的是这样想的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所做的所有事,可能在其他地方是正常的,但在兴华府不对劲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傻是什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金家反正恨得咬牙切齿:“这样的人都能发财,真是老天不开眼,我等计谋这样多,却被他压了一头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魏家在金家也在这样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是啊,凭什么这种人也能发财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应该让他们这种聪明人发财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李家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李家父子还在研究新船,他们家下人小厮跟李家一条心,自然不乱说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船只才是最厉害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别的都靠边站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后的谈家,谈峰也有些摸不清纪彬是个什么人了,只对谈知府道:“棉花没买回来之前,不要让他跑了,想做低价生意就做,稳住他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反正棉花买到之前,纪彬绝对安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放长线钓大鱼,才是谈峰的想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听着柴力等人报上来的消息,摸清这几家人的心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钓大鱼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这个只吃鱼饵不咬钩的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身边的严庆云道:“估计谁也想不到,能在兴华府做成买卖,靠的竟然是伪靠山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情况是,他们知道谈家为什么不动他们,也知道什么时候会动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如此,纪彬仍是靠着中间的空隙,开始自己的杂货买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杂货,这东西单看不起眼,但确实是百姓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普通杂货店,保证生活必需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好一些的杂货店,提高生活品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邑伊县那边处于提高品质的阶段,兴华府则是保证生活必需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目的不同,但杂货同样重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十五车东西虽然远远不够,可已经够很多人欣喜的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这边也不卖关子,虽然利润确实不高,但数量多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说了,纪彬真不靠这个挣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一边做生意,一边在搜集情报啊,甚至在等着邑伊县那边作坊繁荣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培养一个产业基地或许比直接提高价钱挣钱慢,可就跟当初的刺绣坊一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他直接拿着图纸给别人绣,他家刺绣坊永远发展不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今三四年过去,刺绣坊要技术有技术,要数量有数量,都是慢慢经营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今的买卖自然一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有了人来人往的杂货店,他们的消息简直灵通得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店里六个人,一边卖东西,一边跟大家聊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从高门大户的管家婆子女使,再到最最普通的百姓,都会来这里卖东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东西便宜,物件齐全,能不买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消息,比茶馆的都灵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再把这些事记下来,总有能用到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,等着十五车东西卸完,车夫老温终于找到机会跟纪彬单独说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身边人来人往的,实在是太忙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看着老温给的信,纪彬并不惊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信封上果然写着程,但信件很厚,应该还有其他人的信都在里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整个兴华府送信使都在谈峰手中,也只有依靠这个机会送私人信件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并未着急看,现在青天白日的人太多,还是安排车夫们先休息,他们回去的话,还要拉很多货物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总不能十五个空车回去吧,那也太亏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扫眼看过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车夫们有陈乙带着休息,其他四个人都在帮他整理货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汴京他们还是校尉什么的,如今到心甘情愿理货,毕竟在严庆云,乌革,江志,柴力眼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已经不是普通货郎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人聪明得厉害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无奈,自然也挽起袖子开始干活,事情虽然多,一件件做也是可以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杂货店虽然关着门,但不少人都在张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想看看纪彬家是不是开始卖东西了,价格是不是还那样便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是的话,一定要喊着亲朋好友都来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有些想浑水摸鱼,多买很多东西然后倒卖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纪彬身边这些人,哪个不是见多识广,再说他们原本就是抱着打探消息的意思来卖东西,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反正外人看来,纪彬可真是个老老实实的生意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不是谈家护着,他怎么可能把生意做得这么顺利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别人眼中的老实人纪彬,在夜晚打开几封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信件来源并不杂,只是送信的人有些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封是程知县的,问他过得如何,兴华府那边局势可还稳得住,需要他这边做什么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后又说,圣人命七名巡察使,巡访全国各地州府,宿勤郡这边的巡察使已经到任,最近在查宿勤郡,不日就会到无仙城,春安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位巡察使还负责兴华府,让他做好准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并不惊讶全国都有巡察使的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初圣人那封召回谢阁老的密旨,就已经有些打草惊蛇,总不好直接派个巡察使到兴华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岂不是直接讲,你兴华府有问题,逼着你这边开始闹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如今全国都有巡察使,那就不突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巡查一事本就正常,当年宿勤郡房知府在的时候,在离任前还特意抽取地方巡查,也是官员本职工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纪彬知道,这绝对是冲着兴华府来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速度不会这样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果然,打开谢阁老的信,这信上点明了,全国巡察使中,他们最重视兴华府这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信里还有个特殊的内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原本要来兴华府的,是位皇亲国戚,在谢家,谭家动手脚换人的时候,户部一个左中郎竟然也掺和到这件事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算是众人齐心协力,让换掉皇亲国戚,而改成纪彬见过的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记得当年来宿勤郡查棉花一案的按察使吗,刑狱司出身,五十三岁,目如点漆,心细如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上次差事做得好,今年的巡查也有他一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原本他该去西北,只是被调换到这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之前是按察使,如今是巡察使,而且直接查宿勤郡,兴华府两个地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位姓王的巡察使好像还跟谢阁老有些关系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知道,这是汴京那边在协助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能让他单打独斗啊,这下派个熟悉的人,还省了磨合的时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是那边想得细致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这封信里,还有一个重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原来要来的皇亲国戚,纪彬也有点印象,这位在棉花案的时候去过江南,绝对的圣人心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谢阁老为什么要换掉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个突然出现的户部左中郎又是什么情况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是说谢阁老已经朝谈家其实是皇室弟子这种方向猜了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绝对的圣人心腹,又是皇亲国戚过来,难免有所怀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不如让个大臣过来,大臣见谈知府眉眼跟圣人太子相似,也不会特别疑惑,只要不见到谈峰,那一切都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皇亲国戚来,只怕是死路一条,人家说不定还是亲戚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想得非常周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谢阁老又问候几句,还说等事情了了,让他到汴京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后提了一嘴,他们纪家私塾的万秀才考上举人,如今在汴京学习,若是有空缺可能会做官,只是要任派到下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谢阁老说得简单,但这真的成举人了啊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纪彬都能猜到,邑伊县那边有多热闹,这可是举人老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是好事一桩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也不用担心万秀才会见到谢阁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先不说谢阁老什么身份,再说他现在还在家“闭门思过”,圣人看到他伤痕累累,一路过来命都没了半条,当下也说不出什么苛责的话,只让他继续思过,无令不可外出。

热门评论